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非洲讲坛】中国非洲研究院举办第七届“非洲讲坛”

作者:张梦颖日期:2021-05-25

 

2021年5月24日,中国非洲研究院以线下线上方式举行第七届“非洲讲坛”。讲坛主会场设在北京。本届讲坛的主题是“非洲农业考古”,邀请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第九卷至第十一卷)国际科学委员会主席高畅(Augustin Holl)作主题演讲。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李新烽致词。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晓明主持讲坛。来自中非双方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共计70余人参加了讲坛。

 

图为高畅教授在演讲

高畅教授的演讲题目为《非洲农业系统考古:宏观进化论的视角》。他在演讲中指出,由于赤道横贯非洲大陆中部,使得非洲大致呈现了一个几乎南北对称的气候和植物地理区域分布的格局。非洲大陆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外来动植物在该地区的传播,导致了全世界最多样化的农业系统在非洲大陆出现并不断演化。基于宏观进化理论,非洲大陆的人类与动植物关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谱系。放眼全球,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农牧业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粮食生产战略的采用和普遍化是多个非线性动态系统——包括气候、土壤、植被、动植物和人类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网——结合在一起的宏观进化过程的产物。得益于当代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动植物的驯化过程可以在宏观进化理论框架内进行探索和整合。农业实践在非洲出现得相对较晚,非洲最早的驯化作物是在马里提勒希山谷挖掘的御谷(又称珍珠粟)残余物,大约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在苏丹东部科萨拉附近则发现了非洲最早驯化的高粱残余物,大约可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而在尼日尔三角洲发现的非洲最早驯化的稻米残余物则可追溯到公元前800年。相比之下,大约在公元前9000年以前,撒哈拉东部地区就开始驯化野牛并促进了畜牧业的产生,动物驯化的手段也随之传播到了撒哈拉中部山地地区。北部非洲和南部非洲的人类在更新世末期采取了更为密集的捕食方式,通过发明弓箭等工具对北部非洲的大角野绵羊和南部非洲的德比麋鹿进行了选择性狩猎。高畅以珍珠粟的驯化作为案例研究,从宏观进化论的角度详细解读了起源于非洲的珍珠粟的驯化过程和传播方向,并认为珍珠粟的驯化起源于非洲全新世中晚期的畜牧和农牧系统。在新石器时代,非洲大陆农业和畜牧业的结合形式多样,农业主要集中在潮湿的赤道地区,而牧区则位于温暖和干燥的地区。最初这种不同粮食生产系统的收缩和扩展完全是由气候变化所决定的,但后来随着洲际间动植物的传播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则产生了更加多样化的粮食生产系统组合,从而形成了高度人为化的农业景观。

 

图为李新烽在致辞

李新烽执行院长在致词中表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多样性的气候条件使得非洲大陆成为人类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不仅是人类历史的主要成就之一,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人类农业发展的溯源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更好地把握人类社会转型与生产性经济进步的脉络。人类对动植物的驯化促进了农业文明的兴起,也为人类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采集渔猎经济到农牧业的产生,人类积累了数百万年的丰富经验。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演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经济基础,为人类历史的演进谱写了宏伟篇章。积极开展中非之间在农业起源与早期农作物资源开发等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人文交流,是了解非洲历史、密切中非之间交流合作、深化中非文明互鉴的重要表现,更是促进非洲现代农业进步、保障非洲粮食安全、推动中非合作优先重点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式。

 

图为李新烽执行院长向高畅教授颁发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聘书

主题演讲开始之前,李新烽执行院长代表中国非洲研究院向高畅教授颁发了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聘书。

 

图为张永蓬研究员在发言

 

图为吴传华副研究员在发言

 

 

图为潘华琼副教授在发言

在互动环节,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室张永蓬研究员,《中国非洲学刊》编辑部主任吴传华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潘华琼副教授等先后围绕非洲农业文化、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传播、现代考古对传统农牧民生活影响以及人口增长等相关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图为王晓明副院长作总结

王晓明副院长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本次非洲讲坛理论深厚、视角独特、解读深刻。高畅教授的精彩演讲为我们呈现了新石器时代动植物驯化对农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启发我们从古代智慧中寻找解决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现代问题的真谛,为加强中非之间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指明了方向。

 

图为第七届“非洲讲坛”主会场

 

 

高畅教授与主会场专家合影

(摄影:卫白鸽)

版权所有:中国非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