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周密:国际对非洲直接投资

作者:周密日期:2021-09-17

 

2019年,非洲的外资流入和流出均出现明显收缩,分别同比下降10.3%和34.6%,在发展中国家整体跨国投资中的比重也降至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相比而言,中国对非直接投资降幅更大,达到49.8%。中国企业对不少非洲国家的外资流量出现负值。在投资领域和方式上,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建筑、采矿、制造、金融等行业领域表现亮眼,积极参与非洲的经济开放平台建设,为自身发展和其他中国企业赴非开展投资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非洲自贸区已经建成,但对于投资的促进效果尚不明显。五大区域中,南部非洲外资流入有所增加,北非、西非、中非和东非国家的外资流入量均有所下降,但区域差距有所缩小,地区分布更为均衡。国别层面,外资流入量超过10亿美元的国家共有15个,传统的外资流入国尼日利亚、埃及、刚果(金)和刚果(布)等仍是外国投资者亲睐的对象。

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全球跨国投资产生巨大影响,投资者的意愿与能力,以及东道国的投资环境都对投资活动带来了明显冲击。在疫苗接种范围不足,防疫信息及时搜集和处理能力有限的制约下,多数非洲国家公共卫生领域相对发展滞后,疫情防控力量不足,减弱疫病传播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基本环境的冲击需要漫长的时间。同时,疫情导致社会经济关系出现紊乱,粮食供应短缺,就业岗位大量流失,居民消费购买力持续减弱,使得投资者在选择对非投资时可能更为谨慎。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无论中国还是非洲国家都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内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工作。新冠疫情将导致非洲国家吸引外资所受冲击更为明显,2020和2021年的外资流入量预计还将进一步下降。

面对疫情造成的共同挑战,中非双方应通过加强沟通、协同与配合,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探索后疫情时代的投资合作可能空间。用好2021年塞内加尔中非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平台,及时评估总结,努力缩短疫情后的经济恢复周期;加强中非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有效合作,努力改善非洲国家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韧性;扩大中非产业发展模式协同创新空间,在获得新业务模式发展红利的同时减少对中非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的负面影响;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在非中国投资者信心,合理降低投资活动的部分成本;充分发挥经贸协定制度性安排作用,推动中非双方商签发展所需的协定,通过能力建设提高协定的使用率,努力为双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原文见《非洲发展报告(2020-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8月,撰稿人:周密

版权所有:中国非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