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化。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1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非洲研究院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非洲讲坛”在西安举办。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哲学教授恩科洛·福埃(Nkolo Foe)教授作“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倡议:一种文明研究的视角”(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BRI:an Issue for Civilization)的主题演讲。来自中国非洲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翻译学院及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师生150余人参加活动。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新烽主持讲坛。作为中国非洲研究院的旗舰项目之一,这是“非洲讲坛”首次走出北京,落地西安。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周年。回首过往,中非双方共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缔造了历久弥坚的友好合作精神。西方现代化经历的是一个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串联式”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将是一个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并联式”过程。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祖培在致辞中表示,本次“非洲讲坛”有助于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来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并进一步加强对中非文明互鉴和共同发展的认识。她希望以此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陕西师范大学与中国非洲研究院的沟通交流,拓展合作领域,形成更加积极的对话和互动,实现共赢合作,为推动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福埃教授在演讲中以非洲学者的视角,从文明研究角度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的内涵。他强调,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需从历史维度出发,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源于中国人民深厚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其核心要素。福埃从张骞开辟古丝绸之路谈起,阐述爱好和平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流淌在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明朝的郑和曾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的东岸,但所到国家带去的是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进行的是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没有侵占过非洲的一寸土地。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封建统治者的腐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使中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福埃教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创新发展并取得伟大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长时期以来,少数国家垄断现代化的话语权,抱持“西方中心论”,鼓吹所谓“华盛顿共识”,不断放大“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文明就是现代文明”的错觉。中国式现代化为非西方化的和平发展国际路径开辟了新的可能,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式现代化为非洲国家提供了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让社会主义重新焕发了活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载入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点评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姚桂梅表示,福埃教授从历史哲学、历史社会学的视角,采用档案史料和田野调查、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穿越中国历史与现实,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非洲学者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专题讲座。福埃教授高度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奔小康,走上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意义。
姚桂梅认为,非洲国家独立以来,在选择发展道路问题上一直受到来自非洲大陆外部的西方现代化理论、非资本主义道路思潮、依附发展理论的影响下,这些理论支撑下的各种发展战略不是脱离非洲具体国情就是不能客观处理非洲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为此导致发展道路历经艰难坎坷。尤其是非洲国家被迫执行的国际金融机构安排的经济结构调整方案,该方案推行“华盛顿共识”的同时又限制非洲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道路,不但经济没有发展起来,而且对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带给非洲希望,提供了一条非西方模式的、渐进式的和平发展路径。成功的现代化道路一定是符合其基本国情的,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姚桂梅高度赞赏福埃教授希望中国引领全球南方共同发展的观点,也衷心希望非洲国家能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验得到启迪,探索出一条符合非洲各国实际情况,兼具独立自主与国际协调并重的、具有非洲风格与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她坚信在非洲探索未来发展道路的进程中,一定会有中国的陪伴与助力,中非携手共赢发展的前景广阔而美好。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为非洲人民展现了一种渐进式的发展途径。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琳教授认为,福埃教授的演讲实现了原生态的可信度与理论阐释灵活度的有机结合,历史哲学高度与现实敏锐度的紧密融合,理论深度与现实生活温度的有机统一,以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和谐共进。与会师生还就中国精准扶贫对非洲发展的启示、中非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马克思主义在非洲国家的传播情况等问题与福埃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次讲坛也是陕西师范大学首届“学科特区”学术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陕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部、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教育学部等13家学科建设单位协办的“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视野”陕西师范大学首届“学科特区”学术周自1月6日启幕以来,从人类文明新视野的角度,研讨中国式现代化,连续举办6场高端学术论坛,8场青年学者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坊,16场高端讲座等系列活动。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1/t20240113_57282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