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三大讲坛 > 中国讲坛
讲好中国西藏故事——第十六届“中国讲坛”在西藏林芝成功举办
时间:2023-09-01
作者:李文刚
字号:
打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国际传播力,宣传好新时代10年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介绍好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朋友分享西藏与全国同步历史性摆脱贫困走向繁荣稳定的成就和经验,并通过他们进一步向世界介绍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西藏的成功实践和辉煌成就,讲好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故事,2023年9月1日,由中国非洲研究院主办,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中共林芝市委宣传部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讲坛”在西藏林芝举行。本届“中国讲坛”的主题是:“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南非等非洲国家,四达时代集团等企业的40余位政府官员、学者、企业代表、高校学生线上参会,中国非洲研究院、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林芝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墨脱县人民政府80余人在林芝主会场参会。
图为第十六届“中国讲坛”西藏林芝现场
图为塞拉利昂马可尼大学分会场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孙向军出席讲坛并致辞,林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邓晓红出席,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一级巡视员吴庆军作会议总结,来自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中国非洲研究院、林芝市政府的4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作专题演讲。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王晓明主持讲坛。
图为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王晓明主持第十六届“中国讲坛”
  孙向军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西藏视察指导,主持召开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亲自为西藏发展指路领航、把脉定向,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今天的西藏,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良好景象。本届“中国讲坛”主会场选择林芝,是因为林芝的现代化建设是西藏现代化建设的缩影。讲坛虽然是在线上相会,但隔空不隔爱,隔屏不隔心。今天的西藏正昂首阔步新时代新征程,砥砺奋进续写新篇章,我们诚挚欢迎非洲的朋友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共享美丽高原盛景,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图为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孙向军在第十六届“中国讲坛”上致辞
  在专家演讲环节,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伍达研究员系统总结归纳了中国极高海拔地区消除绝对贫困的经验。他指出,西藏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紧密结合西藏实际,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五个问题”,增强了脱贫攻坚的目标针对性,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整体效能,西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徐伍达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立足实际推进减贫进程、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各族群众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开创出来的一条成功道路。
  图为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伍达研究员在第十六届“中国讲坛”上作题为“中国极高海拔地区消除绝对贫困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的专家演讲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松茂以“新时代林芝市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为题,详细介绍了林芝经济、交通、民生、生态、旅游、脱贫攻坚等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如今,林芝经济高速发展、交通更加便利、民生总体改善、生态更加优美、旅游全面恢复。林芝脱贫攻坚也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群众勤劳致富意识发生积极转变。林芝23万各族同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正阔步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个开放包容、美丽宜居、富饶多姿、奋起腾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林芝正张开双臂,热情欢迎四方宾朋。
  图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松茂在第十六届“中国讲坛”上作题为“新时代林芝市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的专家演讲
  中国非洲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室主任李文刚副研究员以林芝墨脱县为案例,重点讲述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门巴族和珞巴族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李文刚认为,门珞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生命力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墨脱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墨脱各族人民摆脱贫困,党和政府更加重视门珞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展。他介绍了墨脱多措并举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取得的成果,并指出要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来认识墨脱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还就促进墨脱传统文化提出了建议,如大力发展可持续的文化旅游业、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等。2014年,西藏艺术团首次走进非洲,在津巴布韦、毛里求斯的演出在非洲人民中引发共鸣,这为中非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交流和中非民心相通作出了贡献。李文刚认为,中非应加大文化交流力度,助力构建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图为中国非洲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室主任李文刚副研究员在第十六届“中国讲坛”上作题为“西藏墨脱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的专家演讲
  中国非洲研究院安全研究室副研究员袁武在发言中指出,许多贫困家庭子女如果没有国家教育资助,就很有可能辍学、失学,从而为贫困代际传递埋下“伏笔”。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贫困地区的人口通过教育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用墨脱教育扶贫作为案例,介绍了墨脱教育扶贫采取的主要举措及其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墨脱的教育与智力扶贫既是中国教育与智力扶贫的缩影,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见证。墨脱县教育扶贫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执政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并向非洲朋友表示希望加强中国和非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扶贫领域的交流、合作与相互借鉴,为中国和非洲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谱写更美的篇章。
  图为中国非洲研究院安全研究室袁武副研究员在第十六届“中国讲坛”上作题为“教育在脱贫中的作用——以西藏墨脱县教育扶贫为例”的专家演讲
  吴庆军在会议总结时认为,本届“中国讲坛”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西藏形象;传播了中国西藏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增进了中非双方的交流互动。“中国讲坛”用学术语言向非洲友好国家讲述中国西藏故事,是一次有益尝试,是加强非洲学界和智库同西藏智库和学界交流合作的一次新的探索,有利于非洲国家社会各界了解客观真实的中国西藏,有利于加强中非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

图为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庆军在第十六届“中国讲坛”上作会议总结
  在讲坛正式开始前,主办方播放了西藏宣传片。讲坛结束后,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章明(Adetoro Olaniyi Banwo)、塞拉利昂马可尼大学中非研究院院长阿尔法·穆罕默德·贾洛(Alpha Mohamed Jalloh)以及中方学者徐伍达、李文刚、袁武就非洲传统文化保护、中国脱贫经验和中国式现代化对非洲的启示、中国非洲研究院在林芝当地举办“中国讲坛”的意义和影响等问题接受了西藏电视台的采访。
  图为林芝电视台记者采访塞拉利昂马可尼大学中非研究院院长阿尔法·穆罕默德·贾洛(Alpha Mohamed Jalloh)和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章明(Adetoro Olaniyi Banwo)
  “中国讲坛”是中国非洲研究院三大讲坛之一,旨在邀请中国有影响力的学者和非洲的中国问题专家就中国和中非关系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发表专题演讲,向非洲人民讲好中国故事和中非友好故事。“中国讲坛”目前已成功举办16届。本届“中国讲坛”是中国非洲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以及地方政府合作,用学术语言向非洲国家政府、学者和智库讲好中国西藏故事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创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图为南非、塞拉利昂、尼日利亚部分学者线上参会
  (摄影:西藏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管理处 普布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