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 学者观点
布萨尼·恩卡韦尼:非洲与全球南方的挑战与机遇
时间:2025-03-17
作者:布萨尼·恩卡韦尼, 安倪(译)
字号:
打印
下一个重大竞争领域:非洲与全球南方的挑战与机遇

 

布萨尼·恩卡韦尼(Busani Ngcaweni)

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下一个重大竞争领域》(The Next Big Arenas of Competition)及时而富有远见地探讨了未来二十年将塑造全球经济的行业。报告提出了18个所谓的变革性领域,这些领域以高速增长、活力和创新为特征。据估计,到2040年,这些行业将为全球带来高达48万亿美元的收入。尽管报告对这些领域的变革潜力提出了有力的论证,但其假设和结论却暴露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偏见:像麦肯锡、经合组织等西方智库依然将非洲乃至整个全球南方边缘化。

 

在探讨报告的不足之前,我们不妨先肯定其中一些富有洞察力的观点。随后,我们将简要评析其局限性,并将全球南方被边缘化的现象置于以西方为中心的知识网络的历史框架中进行分析。此外,特朗普政府快速推进的再工业化议程对报告的基本假设有着重大影响,这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

 

近年来麦肯锡在南非因国家集团式贪腐state capture事件而声誉受损这家咨询公司将未来具有变革性的行业分为三类:一是持续发展的领域(如电子商务和云服务),这些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二是衍生领域(如人工智能服务),它们作为行业的子领域出现;三是新兴领域(包括共享自动驾驶汽车和核裂变等)。研究指出这些新兴领域代表了全新的前沿领域。麦肯锡认为,上述行业具有三个重要特征:技术突破、大量创新资本市场扩张。

 

分析对识别创新驱动型经济中的机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正如前文所述,它为行业快速增长的环境提供了深刻见解,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等经济主体描绘了发展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报告也揭示了结构转型的过程,即产业升级为更复杂的生产活动,这一点可以从市场份额动态和投资流向等指标中看出。

 

尽管报告为理解全球产业趋势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但它主要反映了发达经济体的优先事项和视角这些产业视为全球经济的驱动力。这一结论基于资本的可获得性、先进的基础设施以及成熟的创新生态系统等因素。当然,非洲乃至全球南方在这些方面仍处于落后地位。

 

如果麦肯锡声明其关注点集中在北美、欧洲以及亚洲部分地区的行业和企业,本无可厚非。尽管其他报告(包括非洲开发银行的报告人工智能、模块化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为非洲实现结构转型的机遇,但在麦肯锡这份报告中,这些领域并未被视为前沿领域。即使是长期边缘化非洲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曾提及这些领域具有增长潜力。事实上,一些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已在农业技术应用方面取得进展,机器人技术也正成为工业生产的新前沿。然而,麦肯锡报告对这些领域的关注少之又少

 

报告忽视了蓬勃发展的非正规经济的潜力——实际上,这一经济形态正在向正规过渡,同时人口红利的重要性也被低估。然而,这些恰恰是创新和创业的关键驱动力。更糟糕的是,报告并未提及非洲通过对其主要矿产的增值加工实现工业化,这是一个重大缺陷。西方智库需要深入探讨这一点,否则难免被视作将非洲为自然资源供应者。这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的一份报告如出一辙,该报告认为非洲不应尝试通过增值加工实现工业化,而应让跨国公司主导这一过程。此外,报告中还忽略了非洲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动态变化。报告主要参考了全球北方的政策框架,却忽视了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政策。这种缺失并非偶然,而是类似项目的共同特征,它们贬低全球南方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

 

报告中未深入探讨非洲和全球南方的发展路径,而是假设其工业增长轨迹全球北方一致。这种假设忽略了非洲实现赶超的可能性。当然,发展中国家确实面临严重的壁垒,例如数字基础设施有限、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甚至监管(和产权)限制然而,非洲经济不该受限于这些陈旧的刻板印象关键在于重构未来。如果没有非洲开采的钴和锂,就无法实现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如果真正致力于在非洲内部建立价值链,整个故事发展方向或许会改变

 

这种变化可以改善非洲人民的社会经济状况。以报告中提到的模块化建筑为例,它可以彻底改变非洲快速发展城市中的经济适用房问题。然而,这些却被忽视了,未被视为转型的前沿领域。再比如非洲的可再生能源潜力,报告也只是略微提及。我们应该承认,在金融服务业等领域,非洲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是一个范例,说明其他领域也可以被视为非洲乃至整个全球南方的增长前沿。

 

这份报告中对非洲和全球南方的忽视,反映了西方智库长期以来将这些地区边缘化的传统,似乎它们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无足轻重。历史上,全球南方一直被定位为矿产、劳动力和农产品主要资源的供应者,这些资源对全球北方的工业化至关重要。这种矮化”全球南方思维模式贯穿了整项研究,使其在整体框架上对全球南方存在偏见。非洲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个消费市场,而非创新中心。这种思维忽视了非洲大陆的技术进步。

 

非洲主导的技术创新,例如M-Pesa移动支付系统,以及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的人工智能发展等都非常值得关注,但报告中只字未提。事实上,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于2024年下半年发布的《非洲电子政务:进展与前景》报告在这方面做得更为全面。这份报告梳理了非洲各地的电子政务举措,展示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推动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现代化的前沿实践,从而提升了生产力和服务普及率。相比之下,即使是《经济学人》和《自然》这样通常对中国抱有偏见的知名刊物,也曾详细报道过中国的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在研发、专利以及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能源产品生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印度同样是技术前沿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报告中的推断正日益受到地缘政治变化的冲击。随着特朗普政府将美国再工业化作为优先议程,全球供应链将面临重组。减少对外部资源,尤其是政治不稳定地区资源的依赖,可能会对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等行业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尽管报告认为互联网普及和移动设备渗透率的提升将推动经济包容性,但它并未充分探讨全球南方在数字素养、经济负担能力以及金融包容性等方面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