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非故事
【安澜】我的中国故事: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我的中国路
时间:2023-09-30
作者:Gohi Bi Foua Claude Alain
字号:
打印

只有真正来过中国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中国的强大体现在何处。

—— Gohi Bi Foua Claude Alain

 

因为热爱这片热土,拥有强烈和真诚的愿望,便有了我的中国缘,走了中国路,造就一颗中国心和中国梦,留下终身中国情。

 

我的中国路

2009年,我在大学里看到了湘潭大学招收留学生的资料,我知道湘潭是毛主席的家乡,我毅然决然选择了要到中国去留学,要到伟人毛主席的家乡去留学,除了想学习专业的文化知识以外,还想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的红色文化。20108月,我带着梦想独自踏上了东方追梦之路。到中国的第一站是广州,我看到了现代的中国,这里和我的首都一样繁华,到中国我并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在广州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友好。后来又到了长沙,辗转到了湘潭大学。9月份,我开始学习号称世界十大最难语言之一的中文,从拼音到汉字,在感受到中文的魅力之外,也确实被汉字的书写难住了。

研究生毕业后,我继续在研究生导师门下攻读博士研究生。在这7年间,在老师的关怀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在各方面都取得的进步,特别是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我对知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我认为学习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并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理论知识扎实,才能深入发掘和吸收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成果,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深知,从事研究工作不能局限于书斋之内,要多与学校内外的老师同学同事交流,多与理论界研究大家交流,这样才能洞悉理论界发展的最新动态,把握自己研究的方向。要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对知识的认知不能局限在表面或者单一层面。我给大家举个我学习中文的例子---“意思”,如果我只了解了一个层面,那真的不懂它的意思,“你什么意思”、“你真没意思”、“意思意思”、“小意思”、“你真有意思”等,请问以上的意思分别是什么意思? 所以关于一个方面的研究一定要深挖。

我曾多次举办“THE WAY WE ARE”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来自中国、美国、印度、韩国、泰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津巴布韦等24个国家的大学生共聚一堂互相交流学习。第一部分是举行文化展和美食节。留学生分别将具有自己国家特色的物品和特产展示给参会人员,并且介绍本国的文化,留学生还和中国学生进行拔河比赛,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了不同文化间的碰撞。第二部分是展示各国的传统服装。中外美丽文化的碰撞拉开了晚会的序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同学们的生活,拓宽中外友人知识面,开阔视野,也让留学生能更加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认为文化交流是最能实现跨国交流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足球是另一种不分国界的运动。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可以让多元文化融合,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人了解国外的文化。

博士毕业之后,我选择了四川,第一次听到攀枝花这个名字觉得特别很美,第一次到攀枝花我就被这里的高山震撼住了,进入攀枝花就能感觉到阳光很温暖。在攀大我感受到领导很重视新生代教师的发展,安排了很多实用性强,对教学能力提升帮助很大的专业培训,我很顺利的实现了学生向教师身份的转变,在攀大的时光是很快乐的。攀大的不同还在于学校不仅仅是关注教职员工的教学和科研本职能力提升,也很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我们有丰富的体育锻炼活动,这是很多高校都没有的。

 

 

本文作者:Gohi Bi Foua Claude Alain,中文名安澜,科特迪瓦国籍。现任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和外国语学院教师,美国Temple  University访问学者。精通法语、英文、中文、西班牙语,通过汉语水平测试(HSK5级,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