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非故事
《中国日记》之二踏上东方求学之路
时间:2024-12-16
作者:Abdilahi Ismail Abdilahi
字号:
打印

 

(一)结缘中国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国外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身边有很多同学朋友都选择出国留学。我手里有我妈妈留给我的一块土地,当时就值不少钱,现在的价值更高。我那时为了出国留学,就把我手里的土地给卖了。当时有三个国家供我选择——中国、也门和马来西亚,我对中国了解较少,更想去妈妈的家乡也门,马来西亚也有很多的索马里同胞去那里学习。一直犹豫不决的我就联系远在英国的哥哥,他听了我留学的想法后表示很赞成,更希望我能去中国读书,他说中国现在发展很快,前景很好,他可以资助我在中国学习的生活费。哥哥的建议让我有点动摇,但最终让我真正下定决心来中国留学,是观看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的盛况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不久我便买了来中国的机票。

出发的时候我对中国的认识也仅仅限于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在中国电影中的印象,古老神秘,发展很快,其他一概不知。我周围的亲朋好友对中国的印象也是中国人都像电影中的人一样会功夫,嘱咐我来中国千万不要去招惹他们。在我2018年博士毕业典礼上的发言中我讲到了我们之前对中国这种肤浅的认知,当时所有的人都笑了,可能是觉得太过荒谬或者夸张。2019年我携家人回国的时候,这种认知还存在于很多索马里人的思想中。这一度让我非常忧心,也是促成我尽快完成日记的原因之一。

我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忐忑和憧憬,拿着卖掉妈妈的土地换来的钱,买了飞机票,像自由的小鸟带着一种未知的希望迫不及待地飞去了中国,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飞往东方的航班

我是和我的两个同胞一起出发前往中国的,这是我们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飞机,心中忐忑不安,互相鼓励,畅享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我们从哈尔格萨坐飞机到吉布提机场,然后从吉布提转机到迪拜最后飞往中国的广州白云机场。哈尔格萨飞吉布提的飞机是一家私人公司的飞机,大概可以坐几十人。我们一上去里面吵吵嚷嚷,满满当当,大家随便坐位置,并不看号码和登机牌,恍惚觉得我们在坐我们家的大巴车一样,格外亲切,第一次坐飞机的紧张就烟消云散了。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了吉布提,吉布提大部分都是索马里人,很多人也说索马里语,从吉布提坐飞机大概四个小时抵达迪拜机场。迪拜机场很大很漂亮,外面停着无数的各个国家的飞机,一架架的飞机降落、一架架的飞机起飞,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终于坐上了去中国的飞机,这是一架很大的飞机,在登机口,有着神秘东方面孔的空姐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想到我们很快就要到中国了,心里兴奋极了。飞机里很安静,放眼望去,有一大半都是东方面孔,大家都拿着登机牌找着自己的位置,我们在空姐的帮助下也顺利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前后左后都有中国人,我们很想仔细看看他们的样子,但又觉得那样盯着别人看很失礼,所以我们努力压抑着我们激动的心情,在这样的澎湃心情下经过了八个小时的飞行后我们终于抵达广州的白云机场。

 

(三)第一次坐火车

我们在机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乘坐大巴来到广州火车站。在来中国前我们做了很多攻略,联系了好几个已经在中国留学的同胞。其中一个同胞在武汉,也是我们主要投奔的对象,所以我们第一步是坐火车前往武汉。在广州火车站有一个同胞安排了他的中国同学来接我们,是一个英语非常的好的小伙子,帮我们买了前往武汉的火车票后,又送我们进站,这个中国人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和聪明,同时我们也被广州白云机场和广州火车站人山人海的场面震撼。中国的人真的好多!告别广州我们踏上了新的路途。

这也是我们几个第一次坐火车,中国朋友帮我们买的是卧票,以至于很长时间我都以为坐火车是躺着的。上铺和中铺的中国人让我们觉得惊奇又新鲜,我们偷偷的看他们,结果发现他们也在看我们,我们只好装作若无其事地聊天。开始我们不习惯躺着,后来实在熬不住了才躺下,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达目的地,以为武汉不远,总等着到站下车。后来我们去找列车员告诉他我们到武汉,请他到了武汉一定要提醒我们,回到座位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却不见列车员来找我们,担心他不能明白我们的意思,所以每当火车一停,我们就赶紧从床铺下来,拿着火车票去找列车员,列车员一再和我们说,武汉到了会来通知我们,但是我们就是不放心,又担心工作人员会把我们忘了,所以还是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在火车停站时去找工作人员。因为不好意思我们几个还轮流去找,结果火车开了一夜,到第二天的中午才到达武汉,到达武汉时,那个列车员第一时间来通知我们了,我们当时看着他特别不好意思,也很歉意。我们不但把自己折腾得一夜没睡,也折磨了那个列车员一整晚。这个经历让我第一次明白中国有多大。

 

(四)走不出去的火车站

抵达武昌火车站,我们跟随人群下火车后,却发现找不到出火车站的路。这个火车站实在太大了,人也很多。第一次我们先跟着一群人走,走了很久都看不到出口,我们心里想肯定跟错了人群,然后又往回走,这次跟随另外一个方向的人群,结果走了很久还是看不到外面,我们很担心走错了,又回到原地。我们决定一个人守着行李,两个人出去寻找出口,我就是寻找出口的人之一,我们往两个方向走了很长时间就是看不到外面,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我们返回我们的聚集地。这个时候周围基本没什么人了,我们正准备商量着怎么办的时候,一个中年人推着一个空拉车过来,向我们说了一连串的话,可惜我们一句也听不懂,但我们猜到他可能和我们国家在机场外的行李服务员一样,帮我们运行李,我们给他钱,于是我们点头,把行李给他,跟着他走,走了两步路上了一个电梯,到二楼,出来一看人又多了起来,也终于看到了外面。这时我们才明白,原来刚才我们一直都在地下一楼打转,这个火车站有两层,我们懊悔起来为什么刚才没有和别人一样走楼梯或者是乘电梯呢。我们不知道该怎么付钱,也不认识人民币的大小,把每一个颜色的钱都拿出来给那个师傅自己选择,他从中抽了一张后,卸下我们的行李走了,我们也打上出租车前往同胞的家。

上车前我们给同胞打电话,让他告诉司机我们要去的地址,司机就带着我们出发了,司机很热情很想和我们聊天,不停的讲着话,但是我们一句也听不懂,后来他也发现我们又尴尬又紧张,就没有说话,专心开起车来。我们也很快被窗外的风景吸引,车开得不快,虽然路很宽,但是车流很多,路边有一排排的树,也有一些绿色的植物,红绿灯的路口有拥挤的人群,看的我们目不转睛,有骑自行车的人也有骑摩托车的人。

这次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很顺利抵达了同胞的家。同胞们为我们准备了很丰盛的晚餐,我们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这一路的囧境。在同胞的哈哈大笑中,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虽然前路未知、语言不通,但我们总算顺利迈出了来到中国的第一步。

 

(五)一波三折的入学之路

我们到达武汉的时间是十一月中旬,学校都快要放寒假,基本不会再招收新的学生。我们不了解这些,当时一心只想早点去中国,一天都等不了,并没有听从建议。所以现在入学成了难题,如果一个月内不能入学,我们的签证就会过期,我们只能打道回府。这是我们不愿接受的结果,好在武汉的高校众多,听说是除了北京以外大学最多的城市,我在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自己能有好运气。同胞们轮流领着我们去各个大学咨询,这个时候华中师范大学愿意接收我们学习汉语,我们就顺利留在了武汉。

我们在学校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去指定的医院体检,体检结果出来后,我们还要去出入境管理处办理签证,整个过程下来大约一个星期。费用包含学费和住宿费,价格不贵。这些都是我们的同胞陪我们一起,所以我们都很顺利。办完签证后我们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我们是华中师范大学索马里籍的留学生了!

 

(六)人民币

现在索马里也有了电子支付,因为我们国家的钱不值钱,所以之前买什么东西都要带厚厚一摞钱,还需要花很长时间算账,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也用美元。

我刚来中国的时候还分不清人民币的数额,那时还都是使用现金,我被多种数额的人民币都搞糊涂了,因为除了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五元、二元、一元,还有五角、两角、一角,五分、两分、一分,而且以元、角、分为单位的人民币还有纸币和硬币两种,印象中,我好像还没有用过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我总是不知道怎么付钱,所以一般都是朋友帮我付,没有朋友帮忙的时候我就让别人自己拿。我第一个认识的面额是一百元,正面的头像是中国伟大的毛泽东,反面是中国的人民大会堂,因为它是面额最大的人民币,可以买很多东西。我后来发现除了两元的人民币其他上面都有毛泽东的头像,所以我通过颜色来记,水红色的是一百元、绿色的是五十元、黄色的是二十元、青色的是十元、紫色的是五元、黄绿色的是一元。

现在我也学会在网上捐助献爱心,因为随着在中国的时间渐长,越来越难见到路上乞讨的人。我还记得曾在一个天桥过马路的时候,遇见一个乞讨的老人,在我们穆斯林国家的文化中如果是乞讨的人就是需要帮助的人,人们都要帮助他们,所以当时我们同行的人都毫不犹豫给了一百元,乞讨的人收到后很高兴。

 

 

相关阅读:

《中国日记》之一我从索马里来